隆光产品分类
PRODUCT CATEGORIES |
|
|
除尘滤料如何选择比较好,有什么样的原则呢? |
|
|
|
除尘滤料如何选择比较好,有什么样的原则呢?
一、选择的原则
袋式除尘器一般根据含尘气体的性质、粉尘的性质及除尘器的清灰方式进行选择,选择时应遵循下述原则:
(1)滤料性能应满足生产条件和除尘工艺的一般情况和特殊要求。
(2)在上述前提下,应尽可能选择使用寿命长的滤料,这是因为使用寿命长不仅能节省运行费用,而且可以满足气体长期达标排放的要求。
(3)选择滤料是应对各种滤料排序综合比较,不应该用一种所谓“好”滤料去适应各种工况场合。
(4)在气体性质、粉尘性质和清灰方式中,应抓住主要影响因素选择滤料,如高温气体、易燃粉尘等。
二、根据含尘气体性质选择
(1)气体温度。含尘气体温度是滤料选用中的重要因素。通常把小于130℃的含尘气体成为常温气体,大于130℃含尘气体成高温气体,所以可将滤料分为两大类:即低于130℃的常温滤料及高于130的高温滤料。为此应根据烟气温度选用合适的滤料。有人把130~200℃称中温气体,但滤料多选高温型。
滤料的耐温有“连续长期使用温度”及“瞬间短期温度两种”。连续长期使用温度”是指滤料可以适用的、连续运转的长期温度,应以此温度来选用滤料。“瞬间短期温度两种”是指滤料所处每天不允许超过10min的最高温度,时间过长,滤料就会软化变形。
(2)气体湿度。含尘气体按相对湿度分为三种状态:相对湿度在30%以下时为干燥气体,相对湿度在30%~80%之间为一般状态,气体相对湿度在80%以上是即为高湿气体。对于高湿气体,又处于高温状态时,特别是含尘气体中含SO3时,气体冷且会产生结露现象。这不仅会是滤袋表面结垢、堵塞,而且会腐蚀结构材料,因此需特别注意。对于含湿气体在选择滤料是应注意以下几点:
①含湿气体使滤袋表面捕集的粉尘润湿粘结,尤其对吸水性、潮解性和湿润性粉尘,会引起糊袋。为此,应选用锦纶与玻璃纤维等表面滑爽、长纤维易清灰的滤料,并于对滤料使用硅油、碳氟树脂作浸渍处理,或在滤料表面使用丙烯酸、聚四氟乙烯等物质进行涂布处理。塑烧板
②当高温和高湿同时存在时会影响滤料的耐温性,尤其对于锦纶、涤纶、亚酰胺等水解稳定性差的材质更是如此,应尽可能避免。
③对含湿气体在除尘滤袋设计时宜采用圆形滤袋、尽量不采用形状复杂、布置十分紧凑的扁滤袋和菱形滤袋(塑烧板除外)。
④除尘器含尘气体入口温度应该与气体露点温度10~30℃
三、根据粉尘性质选择
(1)粉尘的湿润性和粘着性。粉尘的湿润性、浸润性是通过尘粒间形成的毛细管作用完成的,与粉尘的原子链、表面状态以及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因素相关,可用湿润角来表征。通常称小于60°者为亲水性,大于90°者为憎水性。吸湿性粉尘当在其湿度增加后,粒子的凝集力、粘性力随之增加,流动性、荷电性随之减少,粘附于滤袋表面,久而久之,清灰失效,尘饼板结。有些粉尘如CaO,CaCl,KCl,MgCl2,NaCO3等吸湿后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,其性质和形态均发生变化,称之为潮解。潮解后粉尘糊住滤袋表面,这是袋式除尘器最忌讳的。
对于湿润性、潮解性粉尘,在选用滤料时应注意滤料的光滑、不起绒和憎水性,其中以覆膜滤料和塑烧板为最好。
湿润性强的粉尘许多粘着力较强,其实湿和粘有不可分割的联系。对于袋式除尘器如果粘着力过小,将失去捕集粉尘的能力,而粘着力过大又造成粉尘凝聚、清灰困难。对于粘着性强的粉尘同样应选用长丝不起绒织物滤料,或经表面烧毛、压光、镜面处理的针刺毡滤料,对于浸渍、涂布、覆膜技术应充分利用。从滤料的材质上讲、锦纶、玻纤优于其他品种。
(2)粉尘的可燃性和荷电性。某些粉尘在特定的浓度状态下,在空气中遇火花发生燃烧或爆炸。粉尘的可燃性与其的粒径、成分、浓度、燃烧热以及燃烧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。粒径越小、比表面积越大、越易点燃。粉尘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密闭空间,在这个空间其爆炸浓度下限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克/米3,粉尘燃烧热和燃烧速度越高,其爆炸威力越大。粉尘燃烧或爆炸火源通常是由磨擦火花、静电火花、炽热颗粒物等引起的,其中荷电性危害最大。这是因为化纤滤料通常是容易荷电的,如果粉尘同时荷电则极易产生火花,所以对于可燃性和易荷电的粉尘如煤粉、焦粉、氧化铝粉和镁粉等,宜选择阻燃型滤料和导电滤料。
(3)粉尘的流动和磨擦性。粉尘的流动和磨擦性较强时,会直接磨损滤袋,降低使用寿命。表面粗糙、菱形不规则的粒子比表面光滑球形粒子磨擦大于10倍。粒径为90μm左右的尘粒的磨损性最大,而当粒径减少到5—10um时磨损已十分微弱。磨损与气流速度的2—3次方与粒径的1.5次方成正比,因此μm,气流速度及其均匀性是必须严格控制的。在常见粉尘中,铝粉、硅粉、焦粉、碳粉、烧结矿粉等属于高磨损性粉尘。对于磨损性粉尘宜选用耐磨性好的滤料。 |
|
上一页: |
除尘滤袋性能检验方法 |
|
下一页: |
布袋除尘器保养和检修步骤 |
|
|
|